首页 > 掌酷教育 > 考研 >

邓小平决策:创立中国博士后制度(2)
2018-11-19 08:17 中国青年报

  1980年至1982年,共有362名CUSPEA学生在美国学习,该项目计划办到1985年,惠及共700多人。博士后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一种吸引、培养、使用专业人才的制度。当时,这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并不广为人知。

  1983年3月5日,李政道第一次向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设立科研流动站的初步建议》。在《建议》中,他强调“科研流动站”可以成为推动青年科技人员流动的永久方法之一,并在这流动中选拔人才,留精去芜。

  邓小平拍板:“我赞成,同意了”

  李政道的这个建议引起邓小平的关注。

  1983年3月9日,邓小平会见了李政道。在谈到李政道的上述建议时,邓小平说:“你提的建立‘科研流动站’建议我已看到。我们亦设想过很多方案,但没有那么具体。(人才流动)问题不解决好,出不了人才,是巨大浪费。国内知识分子担心待遇低,但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出力,能否各得其所,发挥长处。” 听了李政道的解释后,邓小平说:“这个问题我们始终没有解决好”“现在我们要避免头脑发热,但不管怎样,科学和教育要多投资”“现在财政情况还好,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1984年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拍板决策启动“博士后流动站”。

  李政道提出的问题给邓小平留下很深的印象,碰巧一件偶然的小事触发邓小平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198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第590期发了一篇《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留法学生回国一年半后还未分配工作》的内参稿。11月16日,邓小平看到这篇文章,作出批示:“请国务院检查。天天讲缺人,有人不能用、不会用,为什么?是谁的责任?如何纠正?需要弄清楚。”还在文章的标题下用红笔画了两道粗重的杠杠,以期引起特别重视。随后,几位中央领导人也都作了批示。 根据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大检查、大落实工作,并为此专门发了文件。

  建立博士后流动站,需要资金和多方面的配合支持。李政道1983年提出该建议后,被转到国家科委研究办理,但一直没有具体行动,原因是科委和派出去的留学生没有直接关系。

  1984年4月27日,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李政道来华进行为期4周的讲学和访问。他发现该计划迟迟得不到推进,便决定直接向邓小平面陈。这次他特意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如何安排“博士后”科技青年的一些建议》。

  5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政道及其夫人。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等参加了会见和宴会。

标签: 邓小平 博士后
0

上一篇:辽宁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下一篇:AI人才抢夺“生猛”:应届博士年薪涨到80万元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教育 > 考研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7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