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迈克开上了好车,住上了带有落地窗的豪华公寓。
向现实妥协的同龄人,获得的是物质上更优越的生活,以及世俗意义的成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对此,乔纳森嘴上说着“瞧不起”,内心却产生了一丝动摇。
与此同时,乔纳斯的女朋友也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问题是接受这份工作需要离开纽约,这很可能意味着二人关系的终结。
就在这时候,满脑子都是创作的乔纳森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逃避,完全不顾爱人的感受。
就连哄女朋友高兴的时候,都在思考着如何把此刻写成一首歌,一气之下,女朋友转身离开。
就这样,他一边自负地沉醉于梦想之中,一边经历着与朋友、爱人争吵后产生的“自我怀疑”。
在工作坊开始前一夜的“时间死线”,家中突然停电。
心态崩掉的乔纳森跳进了游泳池,完成了一场“从矛盾到崩盘再到自我重建”,终于连夜写完了那段最重要的音乐。
第二天,在坐满了百老汇制作人的工作坊上,乔纳森如愿以偿地换来了接连不断的掌声。
Happe Ending?不,你太小瞧了真实人生。
正当我以为先前发生那些“生活暴击”都只是为了给乔纳森的一夜成名进行铺垫的时候,这部电影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
它告诉我——“现实不是你所想的这样”。
现实是什么?
是工作坊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他打电话给自己的经纪人询问进展,得到的答案是:
写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写了——这种太文艺的东西没市场。
乔纳森五雷轰顶,无比慌张地问:“那然后呢?我该怎么办啊?”
经纪人认真、严肃、无情地回复他:
“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的写作。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那一刻,乔纳森愣住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的五年可以拿来和“永远不会成功”作赌注。
带着他人的质疑与自我的怀疑,最后,因朋友迈克患上艾滋病(在那个年代等同于绝症)一事的触动,乔纳森留存住了心底那股微弱的信念感,决定开始下一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