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女人 > 掌酷娱乐 > 掌酷音乐 >

75岁顶流再度爆红,上亿人围观(2)
2022-04-29 16:27 未知

林子祥在29岁发行第一张专辑时,就已经留着小胡子、小卷毛。幸好以前的歌迷对明星造型要求不高,不然林子祥自己怎么搞得来演唱会造型。

尽管在英国的“流浪生活”艰苦,林子祥仍愿意饿上好几顿,省下饭钱去买唱片听。多年后,一位研究粤语流行文化的学者用“欲掣鲸鱼碧海中”来夸赞他唱歌时眼神坚定、歌声激昂、咬字狠,仿佛内心有一股“杀气”,这或许与他这段经历有关,让他时刻保持清醒与向上。

就这样过了4年,妈妈才将兄弟俩接到美国。

1975年,林子祥回香港探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学校以英文教学为主,娱乐上也受欧美文化影响,电台里播的都是大卫·鲍伊等外国歌手的歌。那一代年轻人认为,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听粤语歌。连日后获得“音乐成就大奖”的粤剧编剧叶绍德,在1974年给TVB电视剧《啼笑因缘》的主题曲填词时,也战战兢兢,担心没人听,会拖了电视剧后腿。

思维和语言方式如“美国佬”般开放,行为举止又有“英国佬”的温柔与俏皮的林子祥,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加之会唱歌和弹吉他,就被香港佳艺电视台看中了。

在佳艺,他遇见两位贵人,一位是通过宣传手段把他推进大众视野、后来成为他第一任太太的吴正元,另一位是时任佳艺推广总监、后来启蒙了他新式音乐思维的卢国沾。

彼时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撞上港乐主动求变的时代,并跟随变革浪潮,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进入佳艺第一年,在吴正元的搭线下,林子祥加入玉石乐队担任主唱,首次得到站上舞台的机会。

独树一帜

1976年林子祥推出第一张专辑《George Lam Series 1: Lam》,里面全是英文歌,虽然符合市场主流,但也淹没于大量同类歌曲中,销量平平。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香港电视剧崛起,《射雕英雄传》等古装剧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市场,《铁血丹心》《万水千山总是情》等主题曲也随之走红,粤语歌重新被年轻人喜爱。

林子祥再度发挥“语言优势”,从英文歌快速切换到粤语歌——这成为他成名的第一个节点,1980年凭借《在水中央》《分分钟需要你》摘下两座“十大中文金曲”奖杯。

他成名的第二个节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离开佳艺的卢国沾厌倦了“只有情情爱爱”的港乐市场,发起了“非情歌运动”,意在鼓励音乐人尝试不同题材的作品。

此时期产出了反战的《螳螂与我》、振奋人心的《同舟共济》等对社会具有影响力的歌曲。其中,卢国沾填词的《前程似锦》中一句“斜阳里气魄更壮,斜阳落下心中不必惊慌”,在2003年被香港财政司前司长梁锦松引用,鼓励香港市民共渡非典难关。同样由他填词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在201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标签: 香港 歌手 粤语 的歌
0

上一篇:港媒曝陈奕迅将加盟《声生不息》其经纪人回应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女人 > 掌酷娱乐 > 掌酷音乐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1 蜀ICP备09035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