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

上海和北京 谁能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6)
2019-02-18 07:36 新浪新闻综合

  北京提出“一核两翼”的发展格局,也可以用来理解北京各个金融区域的关系。赵维久举例,除西城、海淀、朝阳等老牌金融区域外,新兴的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也是核心区的一部分,旨在打造新型金融功能区,重点发展专业性金融机构和服务,与金融街实现一体化发展。

  而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运河商务区则着力建设金融开放的改革创新实验区,鼓励在财富管理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同时,雄安新区也将开展金融科技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顺义、大兴临空经济区则将积极发展离岸金融和贸易金融。

  “在金融创新方面,北京仍然需要努力。要减少行政资源的干预,让企业家和市场迸发更多的活力,同时推出更多的金融开放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北京金融科技产业的基础很强大,一旦发力,前景非常光明。”

  错位发展

  长期以来,提起中国金融业,人们总会把目光放向黄浦江东侧。而随着北京提出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国内多个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差异再次引起关注。作为后来崛起的金融中心城市,错位发展是北京的必然选择。

  “退一步看,要避免各大金融城市间产生不利大局的资源竞争问题;进一步看,要促使各大金融城市形成良性的错位协作效应。”赵维久指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也会在各个城市中呈现分化聚集的格局。

  位于开放前沿的上海,因早早抢占金融产业发展先机,凭借密集的金融企业集群和雄厚的金融贸易基础,成为金融企业的“必争之地”,稳居国际金融中心之位。而香港金融业则是以汇丰集团、中银集团及外资银行为核心,形成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经营和运行相结合的格局,被视作世界银行业的中心之一。

  在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看来,香港和上海亦存在明显的定位差异和优势差异:“香港以国际竞争为主,是代表亚洲和中国需求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规则制定的一个金融中心;而上海以合作为主,优势在于巨大的本土需求,重在服务实体经济,是规则的试错和先行探索的空间。”

  无论上海还是香港,其金融业发展共同优势都包括优越的临海地理位置,并由此催生了繁荣的外贸金融。反观深处内陆的北京,在缺乏口岸优势的情况下,科技资源则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支柱。

  赵维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拥有西城区金融资源和中关村与高校科研资源的双重聚集,这是北京独特的优势。

  值得留意的是,城市地域特色不仅会引导一个城市的金融定位,也会对其产业格局影响深远。

标签: 北京 中国 金融 发展
0

上一篇:为何造舰艇军工企业生产小小吸管?背后是这样故
下一篇:央视元宵晚会星光闪耀 完整节目单出炉(图)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9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