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研究| 颅神经疾病减压手术的传承与创新- 李世亭
2020-02-08 10:43 神外前沿

本文作者:李世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本文发表在 [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10):835-837.;本文转载在医脉通网站,神外前沿转载已经获得授权

正文

自上世纪50年代血管减压手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病人通过接受血管减压手术重获健康。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血管减压手术是多种颅神经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比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咬肌痉挛、中间神经痛、顽固性神经源性耳鸣等,同时也有许多颅神经疾病借助血管减压手术获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比如痉挛性斜颈、体位性眩晕、神经源性高血压、后组颅神经综合征等。

上世纪50年代以Gardner教授为代表发现并认为血管压迫颅神经是导致颅神经综合征的病因,并开始采用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术后症状的高缓解率进一步证实了 血管压迫理论的科学性。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Jannetta教授为代表进一步推广了血管减压手术,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并且迅速向全世界推广。

尤其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显微镜的大量使用和核磁共振技术的普及,人们在术前已经能够了解颅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这为颅神经综合征选择血管减压手术提供了进一步的 影像学证据,而且后来的3D-TOF成像技术以及3D影像重建技术使手术医师在术前就能够充分了解颅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压迫部位与压迫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详细规划和了解手术的难易程度。

但是,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术前核磁共振检查的价值在于排除继发性的病变,术前显示的血管压迫并不一定就是责任血管,也就是说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不能作为病人是否应该选择血管减压术的依据, 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首选方案和针对病因治疗的唯一方案。同期人们也更加关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Moller教授为代表的的围手术期电生理学监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以及以Rohton教授为代表的的局部解剖和应用解剖技术的普及,都有力推动了血管减压技术的广泛应用。

当然同时期的技术拓展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Jannetta教授为代表开创性的将血管减压技术用于治疗咬肌痉挛、顽固性神经性耳鸣、体位性眩晕、梅杰综合征、痉挛性斜颈、难治性神经源性高血压等,尽管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时至今日 学术界对于血管减压术治疗上述疾病仍然存在争论,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血管减压领域仍然有许多理念与技术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标签: 减压 手术 血管 神经
0

上一篇:外科专家孟繁杰:如何正确应对乳腺增生?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9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