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旅游 > 趣闻 >

《邪不压正》遮蔽的北平真相:贫富两个世界 他
2018-07-21 16:25 掌酷旅游

电影《邪不压正》剧照

7月13日,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上映,引发热议。这部根据张北海小说《侠隐》改编的电影,让民国时期的北平再次进入了观众视线。为了呈现北平风貌,姜文特地在云南搭建了一个四万平方米的影视城,并还原了北平当时的平房屋顶,供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在屋顶“跑酷”和骑自行车。

姜文操刀改编之后,蓝青峰取代李天然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主角和终极大boss,而整个电影中频繁出现的无厘头对话和黑色幽默桥段也充满了姜氏风格。唯一将姜文和张北海联系在一起的,可能是他们对于北平的描绘。电影中的北平有着延绵的灰色屋顶,有四合院,有人烟稀少的胡同,这也几乎是张北海笔下的北平。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为读者和观者描绘了一个中产以上、甚至是特权阶层眼中的北平。正如张北海在新版《侠隐》书末收录的对谈文章中提到的,“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的家世,大部分属于中上阶层。今天,我猜多半只是这些人会去追怀那已逝去的老北京和好日子。这么说好了,如果骆驼祥子没有死,而且拉了一辈子洋车,我怀疑他会认为三十年代北京有过什么好日子。”北京从北伐到抗战的这十年间的光景,被张北海明确定义为“金粉十年”,是有钱人的乐园,是老百姓的清平世界。

那么,除了《邪不压正》和《侠隐》里那个有钱人眼中的北平之外,这里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是如何呢?有钱人的世界和老百姓的世界之间真的彼此隔绝吗?本文首先试图深入小说《侠隐》,带领读者领略书中“金粉十年”的富人生活,以及富人阶层在北平城市空间中形成的空间区隔。其次,我们将转换视角,将视线从散落在胡同中的深深庭院、充斥着异国风味的饭店和灯火通明的百货商店,转向街道、胡同、天桥等平民聚集的场所,看看当时在北平的大多数民众过着何种生活。然而,讨论中上层和底层的北平,并非是试图刻意制造一种阶级上的二元对立和分裂,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借鉴历史学家董玥在《民国北京城》中的观点,通过对于天桥这一特殊消费场域以及北平当时独特的“回收系统”的探讨,来说明社会阶层消弭的一种可能性。

电影《邪不压正》海报

四合院、饭店和百货公司:上流社会的北平

“四合院儿真是安静,李天然坐在那儿,像是身在山中野庙……大门一关,外边什么杂音飞土都进不来。完全是个人的小天地。”李天然甫一回到北平,便被自己的养父马大夫接到了位于干面胡同十六号的四合院。蓝青峰所在的蓝公馆则更为气派,坐落于东四九条三十号,大门口有两尊石狮,两棵大榆树,院子内分为前院、垂花门、回廊、内院,家中的摆设则是“有中有西,有新有旧。很讲究,可是不过分”。但相比卓十一的卓府,马大夫家和蓝公馆都逊色得多。卓府的院子是以前的昆王府,是个七进院子,还有大花园,可以由四院的一道门抵达。“李天然一进园子就感到这是另一个世界。而且跨了一个时代。”院子里满是洋派的味道,“正有个人在弹钢琴,旁边还站着另一个人,拨弄着大提琴伴奏。客人一圈圈,一堆堆,有的围着草地上几个炭火盆暖手说话,有的坐在桌边用餐。轻轻的刀叉声倒是没有扰乱水亭那边飘过来的《蓝色多瑙河》。这里的客人没二院三院多,可是比较突出。大都是年轻点儿的,大都是洋装。”富人阶层所在的四合院掩藏在深深的高墙之内,内部歌舞升平,一派洋气,与外界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四合院在这里成为了某种异托邦式的存在——在这个空间内,新与旧并置,中与西结合。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空间均在此汇聚,这也是李天然产生“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且跨了一个时代”这种感受的原因。

标签: 王府井 天桥 北平 车夫 邪不压正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旅游 > 趣闻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7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