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天宫一号天外归来 七大精彩瞬间难忘
李国利、邓孟、杨欣
4月2日,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流星般从天外回归,结束了长达7年的太空之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再见,天宫一号,但属于你的精彩瞬间永远难忘。
亮相:名字自带“中国风”
1992年,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的一部分,研制目标飞行器的方案,在早期规划的时候就已经确定。
10年后,任务方案通过。此时,它还没有名字,而是被直白地称为“目标飞行器”。
这个小名,一直被叫到2006年。这一年,进入初样研制后,科研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宫一号。
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个名字究竟是谁想出来的。但天宫与此前的“神舟”“嫦娥”一样,无疑都是自带“中国风”的名字。
2009年,天宫一号模型公开亮相——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采用资源舱、实验舱两舱构型。
2011年6月29日,它被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弱水河畔,“天宫”静待飞天。
飞天:太空首迎“中国宫”
戈壁清风,照明灯开启,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紧紧依偎着高大的发射塔架。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火箭起飞的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火箭缓缓上升,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不同角度切换着天宫一号飞行器在空中的情况,“一切正常”的声音不断传回。
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宫”。
对接:首次太空之舞
2011年,一场曼妙的太空之舞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演。
两位舞者,都来自中国: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
11月3日凌晨,5公里、400米、140米、30米、20米、10米、5米……1时36分,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工作,天宫与神舟毫不犹豫地牵手相拥,开始12天的双人太空之舞。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到访:天宫迎来家乡访客
像一尾灵活的蓝色小鱼,航天员景海鹏以手撑地,“游”出了对接通道,出现在天宫一号中。仅仅一分钟后,航天员刘旺“游”进天宫一号。女航天员刘洋则用手助力,一点一点“飘”进轨道舱,如同一枚轻盈的羽毛。
2012年6月18日下午,天宫一号迎来首批家乡访客。三位航天员的入驻,也让天宫一号顿时有了“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