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与法 >

国家级技能大师,用极致精细让航天事业行稳致
2021-06-02 15:14 中国新闻网

  【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国家级技能大师,用极致精细让航天事业行稳致远

  中新网遵义6月2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三线’建设时,很多军工企业都建在了大山深处,我就在山沟里的‘三线’企业里长大。当时身边都是老一辈‘三线’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为国奉献的精神,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表示。

图为姜涛在接受采访。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跟随父辈脚步,投身三线企业

  姜涛祖籍黑龙江,出生在四川成都,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1972年跟随父母从成都来到了贵州遵义。

  据姜涛回忆,1987年参加工作时,父辈就教育他,到了工厂要好好学技术,不要挑挑拣拣。

  “我做的是电焊工作,进厂第一天起,就想着要做个好工人,当时想法也很简单,一是听领导的话,二是多学技术。在那个时候,你的技术好坏与受人尊重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技术足够好就能成为‘偶像’。”

  但想要成为好的技术工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刻苦努力是必须的,要不断向师傅们请教,抽空就去练习。”姜涛说,“为了提高手的稳定性,当时自己还会把沙袋绑到手上练。”

  等操作技术提高后,姜涛就开始在厂里干活,但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由于自己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低,发现问题了也没办法解决。当时老师就说,不仅手上功夫要够,还要学习专业知识,这样下次遇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就这样,一边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姜涛在工作中越来越如鱼得水。

图为大山深处的三线企业遗址。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传承工匠精神,工作中追求极致精细

  现在都在提工匠精神,在姜涛看来,工匠精神在老一辈技术工人身上早已体现。

  “我刚进厂的时候,身边有一位40多岁的老工人,干活时去校验,发现有偏差,需要返工,老工人站在那里哭了起来。当时我心里就在想,这么大年纪了,干错一件活也不至于哭吧,所以就问他,干错了活是不是要罚款?他说不是的,我干出了瑕疵品,这事关尊严。”

  这件事给姜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我到了这个年纪,就很理解他了,他是对从事的工作有一种职业荣誉感。”

标签: 技术 长征 精神 焊接
0

上一篇:广东目标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55%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与法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1 蜀ICP备09035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