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 记者 孙倩文 文 王晓伟 图
4月11日是第24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全球超过三成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中国有超过3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它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7%,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得了帕金森病,不仅会出现“手抖”症状,还会出现嗅觉丧失、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虽不致命,但会给患者的身心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帕金森病的症状、治疗、康复锻炼及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以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帕金森病的症状不止“手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月介绍,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接触除草剂、杀虫剂等)、年龄因素等密切相关。帕金森病不是一种原因导致的,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
嗅觉丧失当心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说起帕金森病,很多人会说,不就是手抖吗?其实,得了帕金森病,不仅会出现手抖(震颤),还会出现其他特征性运动症状,如肌强直、运动迟缓、步态异常等,其中运动迟缓是它的核心症状。帕金森病还可出现一系列非运动症状。两者均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危害。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前很多年就出现了非运动症状,如嗅觉丧失、焦虑、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体麻木、睡眠障碍等。”黄月说,早期识别帕金森病,要从非运动症状入手。
如果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然后出现嗅觉丧失、白天嗜睡、抑郁、焦虑等,一定要高度警惕,看能否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发现运动迟缓,最好去医院排查一下帕金森病。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非运动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两种情况都需要管理。而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基础。
黄月介绍,治疗帕金森病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发病年龄、出现症状的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一样。遵循小剂量递增原则,使用药物时,从最小剂量开始,最大有效范围或时间内给予最小剂量的药物。若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再逐渐加量或加药,争取用最小的药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我曾接诊过一个四十六七岁的男性患者,他因手抖、肌张力升高就诊,当时几个教授为他会诊,都考虑是帕金森病,但这个患者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效果不好。后来发现患者一直有焦虑情绪,平时还有饮酒的习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黄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