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旅游 > 趣闻 >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航天专家:异想天开(2)
2018-10-18 10:06 掌酷旅游

杨宇光认为,美国此项计划面临的技术挑战极大,但其凭借雄厚的技术基础开展技术攻关,还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目标。不过,如果说“洛马”公司把4个人送上月球都大费周折,一家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的私营公司凭什么能送去几百人?

月球建城,考虑过成本么?

除了技术门槛,开展载人登月活动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重要条件——钱。

毕竟,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阿波罗计划,是美苏争霸背景下的产物。“当时有一种说法:每发射一艘用于登月的土星五号重型火箭,相当于烧掉一艘航空母舰。”杨宇光说。为了政治目的不惜代价将人送上月球的时代早已终结,如今的探月活动,注重的是将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基础。

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至今,全世界再也没有开展载人登月活动。不是不想,实在是难过金钱关。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表示要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出发点向火星进发;2004年,小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再次提出重返月球并以此为跳板,为载人登陆火星以及其他深空探测活动做准备。但这些计划均未能完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耗资太大。”航天专家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对于钱的问题,袴田健显得很乐观。他声称ispace已经筹集到9500万美元,足以完成探月卫星和月面巡视器项目。除了市场资金,日本政府于3月宣布,将在5年内向太空初创企业提供9.4亿美元的资金扶持。这想必也给袴田健带来了底气。

但杨宇光认为这并不足以实现袴田健的梦想。“别说在月球两极建基地开采,地球南极每年又有多少人能去科考?”他说,“相比之下,月球开发的运输、维护成本高出何止万倍。”

杨宇光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前往太空的运输方式并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仍然是借助运载火箭。目前以氢氧为燃料的火箭,性能已达到极致。即使像SpaceX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乃至其提出的“大猎鹰”构想,实际成本也不像其设想的那样美好,达不到大规模频繁进出空间所需的低成本需求。

“如果说人类研发出强度比目前纳米管高千万倍的材料,以此造出‘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的成本有望缩减至目前的万分之一。这时候才有可能在月球建设‘城市’。”杨宇光说。然而这一切还遥遥无期。

万人登月?筹集资金的噱头而已

退一万步说,即便ispace能攻克技术、解决成本,他们还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数百人在月球工作,每年万人流量,你是要干嘛?

标签: 火星 登月 计划 基地 月球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旅游 > 趣闻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7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