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教育 > 高考 >

人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背后:评级机构合理性存(3)
2022-05-11 09:51 红星新闻

  究其原因,国际大学排名协会主席Jan Sadlak曾公开解释称,是因为大机构采取的指标以及权重不同,如教学指标、诺贝尔奖指标、学术指标等。

  上述四大排名机构官网显示,不同排名体系已形成了较为独立、成熟的评价指标,并各有侧重。例如,QS列出了6大评估指标,分别占不同权重,包括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20%)、每位教员的论文引用率(20%)、国际教师比例(5%)和留学生比例(5%)。

  通过对比四大排名体系的评估指标,记者发现,四大排名机构在如何评估同一指标时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比如,四种排名体系都将大学的“科学研究”情况纳入评估范围,共分出了13种不同的二级指标,而四者的二级指标、及其对应权重几乎没有重合之处。

↑四大排名体系评价指标对比表。引自张毅论文《世界大学排名对比分析及其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月)
  ↑四大排名体系评价指标对比表。引自张毅论文《世界大学排名对比分析及其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月)

  此外,QS、THE和U.S.News均重视“声誉调查”的评估方式,其所占比重达到了总体评估的25%及以上,在QS排名中甚至占了50%,而这一指标在ARWU中没有体现。THE还额外关注了大学中学术研究的收入转化情况,但该项指标其他三种排名都未涉及。

  世界大学排名方式的合理性受到不少存疑。一位美国留学机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介绍,国外排名的逻辑思维,对于中国高校和学生而言,多少是有点“水土不服”的,合理性存疑。

  “例如U.S。 News尽量在做一个公允的排名,比如综合排名,并非单指一所学校在教育水准上程度如何,而是至少涉及了15个评价指标。中国学生和家长可能更看重教学质量、学术声誉、生源质量等,一所学校可能教学质量很好,但却被“师生比”“诺贝尔奖得主人数”等指标拖了后腿,导致排名偏后。”该名工作人员介绍。

  熊丙奇向红星新闻介绍,如果认真分析各大评级机构排行榜,就会发现他们设置的指标是无法反映出学校的真实办学情况的。“因为如果要把不同国家的不同大学,全部排出名次,那能够用的一定就是显性的、共有的指标,那些有特色的、偏质量的指标,是不可能体现在排行榜里面的。”

  熊丙奇指出,这就造成一个现象,目前排行榜指标基本上都是规模指标和学术指标,规模指标例如学校的老师数量、博士学位的老师占比、研究生占比、国际生占比。例如师生比这一指标,在THE评估中占4.5%,在QS评估中占20%;国际学生及教师的比重这一指标,在THE总体评估中占比5%,在QS评估中占比高达10%。他认为,类似的指标主要关注师生人数规模,并没有体现师生的质量,容易导致高校盲目追求规模和体量。

标签: 名校 人大 国际大学排名
0

上一篇:山西:滞留外省的高考生主动报备 及时返回报名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教育 > 高考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1 蜀ICP备09035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