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掌酷科技 > 数码 > VRAR >

华为芯片动态引关注,RISC-V架构能否成为国产芯
2021-06-02 12:05 Gtechnews

(全球TMT2021年6月2日讯)不久之前,有关华为芯片的一个新动态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有消息称,华为为鸿蒙系统的开发人员提供了首个基于RISC-V架构的鸿蒙开发板Hi3861芯片。这颗芯片被描述为主控芯片,32位,最大频率160MHz,内嵌352KBSRAM、288KB ROM、2MB Flash等,主要针对物联网市场,比如智能家电。华为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为了克服美国对其使用Arm架构的限制;而且也有利于华为同时抓住软硬生态,形成一个完整的鸿蒙商业闭环。

与此同时,RISC-V架构再次引起广泛讨论,这个被认为是继x86、ARM之后的第三大CPU架构,再次成为国产芯片打破垄断,实现自主可控的焦点。

那么RISC-V架构到底是什么?

RISC-V架构是一种指令集,是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罗马数字“V”是说该指令集是RISC系列的第五代产品。

而这里所说的指令集是指存储在CPU内部,引导CPU进行运算,介于软件和底层硬件之间的一套程序指令合集。大家都知道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负责计算机主要运算任务的组件。而CPU在执行计算任务时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或语言就是指令集。如果把CPU简单比作一个灯泡,指令集就是这个灯泡的说明书。那么与“精简指令集(RISC)”相对应的就还有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以英特尔的x86为首。

在RISC-V架构诞生前,指令集市场一直是x86与ARM的天下。

x86泛指一系列基于Intel 8086且向后兼容的中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最早的8086处理器于1978年由英特尔推出,为16位微处理器。英特尔早期以数字格式来命名处理器,比如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都是以“86”作为结尾,因此该架构被称为“x86”。不过由于数字并不能作为注册商标,因此英特尔在新一代处理器使用的注册名称是奔腾(Pentium)、酷睿(Core)等。X86主要用于PC领域如笔记本、台式机、小型服务器,善于处理大数据,IP主要被英特尔和AMD掌握。AMD的CTO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曾表示, “X86现在是计算架构的统治性力量,有大量为X86开发的代码以及工具链,使得开发者很容易使用X86平台。”

ARM架构则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始于1983年开发的一颗主要用于路由器的Conexant ARM处理器。ARM1 Sample版于1985年完成开发,而首颗"真正"的产能型ARM2于次年量产。ARM2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最简单实用的32位微处理器,其仅容纳了30,000个晶体管,没有包含任何的高速缓存,这使得它耗电极少。而这种精简又快速的设计方式一直是ARM架构的特点,所以ARM处理器广泛使用在需要低耗电节能的移动通讯领域。有数据显示,在全球移动芯片市场中,ARM架构占比超过九成以上。另外ARM公司本身并不靠自有的设计来制造或出售 CPU ,而是将处理器架构授权给有兴趣的厂家。包括博通、IBM,英飞凌,任天堂,恩智浦、三星电子等许多公司均拥有各个不同形式的ARM授权。目前ARM正在等待被英伟达收购的审查结果。

标签: 关注 华为 芯片 动态
0

上一篇:BZZ挖矿,Swarm节点矿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掌酷科技 > 数码 > VRAR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1 蜀ICP备09035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