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麻醉琅琊榜】Edmond Eger 教授与吸入麻醉药
2019-08-12 07:30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前言

在19世纪中叶,氧化亚氮和乙醚用于手术麻醉之前,人们虽没有停止对抗疼痛的努力,受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几千年来,人类似乎在止痛方面并没有多大进步。由此说来,麻醉学并非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学科。但自从那个著名的时间点之后,麻醉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无数麻醉前辈的推动下,各种新的药物、器械、治疗手段、监测手段等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对人体本身及麻醉技术的认识也今非昔比。从这个角度讲,麻醉学科称得上有着“光荣的传统”。历史的发展有其唯物的一面,但某个历史阶段上,某位大牛智慧的闪光和艰苦的探索也同样不可忽视。于是我们策划了“麻醉琅琊榜”系列文章,带领大家了解麻醉学发展史上几位彪炳春秋的大家。我们手头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就是他们天才的创作,希望大家能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得到智慧和力量。

Edmond Eger 教授与吸入麻醉药

作者:陈征

审校:张励聪

斯坦福大学麻醉学教授,Edmond Eger 博士是开发手术室麻醉气体适当剂量的技术领导者,,出生于1930年9月3日的芝加哥。他的父亲是一位广告主,他的母亲,米里安·纽曼是一位家庭主妇。在2017年8月26日因胰腺癌在加利福尼亚州蒂伯伦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

Eger在1955年从医学院毕业,此时在乙醚和氯仿等气体作为吸入麻醉剂已有100多年了,但是仍然没有明确的剂量标准衡量麻醉效果或用来比较一种气体与另一种气体的强度。

Eger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衡量麻醉效果,医生只能寻找像病人肌肉张力,呼吸和瞳孔直径变化的迹象来评价麻醉深度。在未来,一定需要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来测试,比较和计算麻醉气体剂量和麻醉深度的关系。

于是,Eger博士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Giles Merkel博士,Lawrence Saidman博士和其他麻醉医师在1965年提出了一个概念:麻醉的浓度,50%的病人不会因疼痛刺激而动,比如用手术刀切开。这就是现在在临床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小肺泡浓度(MAC)。由于强大的麻醉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工作,较弱的麻醉剂需要较高的剂量,较低的MAC值将表明较强的药物。麻醉医师在计划手术所需剂量时使用MAC值。

从一个病人到另一个病人,甚至在动物之间,这些数值是高度一致的对于任何给定的药物,大约相同的浓度可以麻醉一个200磅的男人,一个小女人,一只狗或一只老鼠。达到该浓度所需的量取决于患者的体型而不同,但有效浓度本身不变。

标签: 麻醉 博士 麻醉剂 浓度
0

上一篇:蛋蛋「扭」了?还能幸福吗……
下一篇:「Journal Club」颈胸交界肿瘤的手术入路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9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