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中国台湾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场份额。
之后,各国在集成电路方面仍存在激烈竞争,甚至还夹杂着合纵连横(90年代日本成立“全球半导体工业政府论坛”倡议,试图联合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共同对抗美国,后被美国一一击破),但是,集成电路五强(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中国台湾)的格局已经形成,难以撼动。
2016年,调研机构IC Insight公布全球前20大芯片制造商排名,其中,美国有8家、欧洲3家、日本3家、台湾地区3家、韩国2家,新加坡有1家。
4
后来者步履维艰
其他国家不知道集成电路很重要吗?当然知道!
然而,大多数国家对此无能为力。
谈起集成电路,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块小小的芯片,但是实际上,真的很难!
首先,其产业链非常长,流程十分复杂。
要经过制取工业硅、制取电子硅、制取晶圆、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等步骤;
在生产和封测中,需要光刻机、刻蚀机、减薄机、划片机、装片机、引线键合机、倒装机等制造设备的辅助。
其次,集成电路产业素有“吞金”行业之称,稍微不慎,巨额投资就会“打了水漂”。
集成电路产业有个特点叫“赢者通吃”。
集成电路强国有足够的钱、技术和人力,可以不断投放新产品并控制产品价格。后来者的产品进入市场时,其产品价格已经被大幅度降低。
没有足够的盈利,后来者就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以支撑下一代研发,走进“死胡同”。
第三,欧美日等“先行者”早就在集成电路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布满了密集的“专利网”。
后来者即使有钱、有技术、有人才,也会随时掉入这些精心布下的“专利陷阱”,只能被动缴纳高昂的专利许可费。如果硬闯“专利禁区”,还会被起诉,面临着巨额罚款。
由此可知,集成电路领域的后来者真的是“举步维艰”——即使在一个点上取得突破,也可能在下一个点就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无法完整的连成一条线。
如果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前期的一切投入都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其他国家望而却步,放弃了对集成电路的研究和生产,束手让欧美日等国“揩油”。
除了中国。
5
中国不是后知后觉
其实,早在1953年,中国就着手发展半导体产业了,没比美国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