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

浙江义乌40年缩影: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6)
2018-04-08 23:22 未知

  她到廿三里的第一天就赚了三十几块钱。 在廿三里的两个月,何海美家的门槛快被订货的客人们踏破了,一次订几百张的客户大有人在。她和丈夫晚上连夜洗照片,每天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又怕别人说她剥削,不敢雇工人。

  那时候,万元户都很少见, 到1980年,何海美已经有五万块存款。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各地农村试行,《草案》明确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商品经济在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了集市……

  何海美也感到了变化,虽然还是要偷偷摸摸地卖东西,但已没有人再割她“资本主义尾巴”了,她开始拓宽经营渠道,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年历、太阳帽、手套、尼龙袜子……

何海美最早靠卖照片赚了第一桶金。当时卖的部分照片她保存下来制作成影集留作纪念。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何海美最早靠卖照片赚了第一桶金。当时卖的部分照片她保存下来制作成影集留作纪念。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市场来了

  1982年,何海美已经做了4年小生意,但一直是流动摊贩,还经常被有关部门赶着跑,被没收物品。她渴望能光明正大地做生意。

  一天,何海美卖的尼龙袜子被没收了。沮丧之时,她在街上看到了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何海美在电视里见过谢高华,就一路小跑追过去。

  “谢书记,我找你有点事。”谢高华回过头,上下打量她,问什么事。何海美就把货被没收的事情讲了一遍。“我说我这个货是上海城隍庙拿来的,城隍庙都好卖,我们为什么不能卖?”谢高华点点头,说回去调查一下。

  谢高华后来回忆,由于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小商小贩常常被斥为“刁民奸商”,并被加以批判。当时由于没有新的明确的政策出台,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对小商贩采取禁、阻、限、关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又怎么也打不倒、关不掉、禁不住、赶不跑。农民从事“鸡毛换糖”、小商品经营,成了当时义乌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一个头疼的“包袱”。

标签: 新京报 市场 义乌 摊位
0

上一篇:环球时报社评:特朗普口气转温和 中方需谨慎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7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