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旅游 > 极致 >

别拆了 我最爱的老上海都快消失了(5)
2019-11-05 18:59 未知

“城市管理者总会产生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那些被放置于他们理解范围以外的上海历史,比如石库门里弄、开埠前的老城厢,是绝不能在今天存留的,于是说拆掉就拆掉了。”

“如果上海变得像浦东新区一样,

那还有什么意思?”

徐明称自己是“马路记者”。

他特别喜欢那些城区交汇的三不管地带。每当一方城管前来,他总会看到小摊贩们跑到辖区的另一边,“这体现了人的灵活性,也说明了这些所谓非法经营实际上是有需求的”。

他不喜欢现代小区住宅,认为那些有围墙的地方,外面的人进不去,住在里面的人也不大想出去。他觉得宁波有些地方很像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道路不太宽,但沿街之处流露的是生活的气息。

“过去虹口的海宁路只有四车道,现在扩宽到了八车道,北边的人不愿意去南边,生活半径变小了。 如果上海变得像浦东新区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

△上海老街/ 图虫

大学毕业后,徐明在日本做了5年摄影记者。2013年回到上海时,他发现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房价正在飙升,到处都在大拆大建,盖高层写字楼。他很想了解这些变化,就开始记录这些拆迁中的街区。

徐明喜欢杨树浦港的一条小河,虽说只有5公里左右,却形成了好几片私房集中的棚户区。

“那些地方没出过什么名人,也没什么保护建筑,但它是自发生长的。住在里面的居民,关系都很密切,很多需求在内部就能解决。”

比如有马路菜场、老式澡堂,有些人就可以脱离淘宝。万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医院的拐棍太贵了,旧区里会有工匠专门做这个。

河沿线一带的棚户区这些年已被全部拆除,这让徐明多少有些痛心:“默默无闻的棚户区被拆掉,我其实是难受的,但完全没人研究它,它消失后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官方认为它没有保留和研究价值,但鉴定标准过于简单化,太一刀切了。”

他很喜欢作家王占黑写的《街道江湖》,小说透过各种细节,描述了上海街坊生活的消失。

徐明对 定海路449弄印象深刻:“住的都是国棉十七厂的,回到生活区域也在过集体生活。他们说只要铁门一关,打死老虎,不管谁来,都干不过他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