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旅游 > 极致 >

去高邮的理由除了咸鸭蛋还有他(4)
2020-03-26 09:24 澎湃新闻网

竺家巷的汪曾祺故居,原为汪家老宅一角

一条东大街,串起很多条街巷,经过傅公桥路时,看到吊车和工地,拥挤的老城区里那么大一块地方在施工,很显眼。问街坊,说是在造新的汪曾祺纪念馆。看我是外地人,怕我孤陋寡闻,又补充了句,就是那个写《沙家浜》的老作家,我连忙说知道的。

虽然汪老写了那么多关于高邮的小说和散文,看来家乡人还是更习惯拿那部样板戏来发名片,谁让这部样板戏比他的小说和散文都有名呢。

我又问,那汪曾祺故居在哪里,她愣了一下,看我果然知道,说前面不远的竺家巷,转进去就是。

继续往前走,工地旁边的巷子就是竺家巷,拐进去大约二十米,找到了汪曾祺故居。

这是一幢看起来普通的二层小楼,如果不是墙上挂着“汪曾祺故居”的牌子,看起来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门上贴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对联,这是汪老最喜欢的句子。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就出生在东大街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有文化,也善于经营,家中有三千余亩田产,经营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他对汪曾祺极为宠爱,亲自教授他古文和书法。

父亲汪菊生,字淡如,金石书画皆通,而且还掌握很多种乐器,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职业则是眼科医生,给人看病经常不收钱。父亲的兴趣广泛、随和、富有同情心,对汪曾祺的影响很大。

汪曾祺写高邮的小说最多,但实际上他在这里呆到19岁以后就离开了,他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会离开那么久,晚年他曾想回高邮住上一两年,最终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我在文游台看到过汪家老宅的布局图,汪曾祺的故居原本是不小的,这里应该只是故居一隅。

站在故居门前,透过玻璃窗往里面张望,好像没有人。汪老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妹妹还住在这里,他们都年事已高,我没有想去打扰他们的生活,所以没有叩门。

故居斜对面坐着一位晒太阳的老人,我上前和他打听故居的情况。老人很健谈,他说汪家是个大家族、祖上有近百间房屋,这一片几乎全是他家的房子,后来土改都被分了。

据他介绍,昔日汪家的大门在科甲巷(今傅公桥路),竺家巷这里是后门所在。现在保留的故居只是当年的两间柴房,住着汪曾祺的弟弟和妹妹两家人。

现在还住在这里吗?我问。“他们现在搬到亲戚那边住了,这里快要拆了”,老人指着对面的工地说,等那边新的故居纪念馆盖起来,这里就会拆掉。

因为故居周围正在扩建,故居北侧和东侧的房屋已经拆除,变成了工地。从展示的效果图来看,这个故居原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馆,规模颇大,由好几栋现代建筑组成,2020年是汪曾祺的诞辰百年,这也许最好的纪念方式。

标签: 故居 小说 运河 高邮 汪曾祺
0

上一篇:喂,意大利,你还好么?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旅游 > 极致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0 冀ICP备0903584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