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女人 > 掌酷娱乐 > 掌酷电影 >

陈道明的风月少年最盛时,都在这部《八旗子弟
1970-01-01 08:00 未知

文 | 王重阳lp

说“八旗子弟”如今都是骂人的话,尤其评价老北京的爷们,说他是“八旗子弟”基本上就是肯定了他吃喝玩乐“朴”半城的一生,跟于谦他父亲王老爷子是同道。

在探寻老北京文化历史的影视题材中,鲜有正视者,大多跟落魄王公贝勒爷拿着咸菜窝头还要分七荤八素扯关系,镜头之外调侃多过唏嘘,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主子”、“奴才”这些似乎成了一种留给观众的固定观感,对于深植于老北京文化中的一些遗留下来的值得探寻的人文瑰宝,如今更是少有人肯埋头深究。

2006年,媒体报道说李翰祥的《八旗子弟》解禁,后续待察。

实话说这部电影也是诞生于录像厅时代,流传不广,题材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都比较冷门。它主要讲的是一个寄托在鼻烟壶上的典型的八旗子弟的没落和消亡。

一轮明月照西厢

八旗制度从满人入关前便开始确立,入关后为了团结巩固既得利益群体,施行了“爱的供养”,旗人不能经商不能务农,只有承袭爵位从军入仕林一途。

这种“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让曾经“女真不满万、满万胜天下”的旗人们在入关后的短短二十年迅速失去了战斗力,团结的作用是有了,问题是战斗力跑哪儿去了?

以前也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家家都有几个孩子,长子顶了位置那其他几个怎么办呢?于是不了解北京文化的人也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贝勒手中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

在“玩”这方面,八旗子弟可谓把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如今北京留下下的旅游胜地如潘家园、琉璃厂等都是当年文玩盛行后的产物。

李翰祥就把目光越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定格在了清末的文玩故事上,而且他下足了功夫,当年真的找了一些老师傅做出一批“道具”——

鼻烟壶

这玩意我试过,特别呛,且烟沫子难买,如今据说只有在前门楼子大栅栏(北京人念“大栅(SHI 二声)栏(LAN 四声)”)才有老店有的卖。

如今你要说这题材他是瞎选的,他可不是瞎选的啊!明明是有备而来。本片导演、编剧都是他。拿“鼻烟壶”说一个生活在清末的八旗子弟乌世保(陈道明 饰)。

标签: 的人 旗人 洋人 鼻烟壶
0

上一篇:2022年,长剧在变短,短剧在变长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女人 > 掌酷娱乐 > 掌酷电影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21 蜀ICP备09035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