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有一位略上年纪的大哥,每次来喝酒,总是坐在同样的沙发,点同样的酒,每次都会喝多,又每次都会在沙发上睡熟。
她和客人之间保持着礼貌与尊重的距离。但这些见闻无疑丰富了她的小城生活,也让她感到欣慰,“感觉自己真的在把一种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给当地的人。”
鹤岗每年都在流失大量年轻人,在这里开咖啡馆或是鸡尾酒吧,看起来好像不是一种主流的选择。但新消费形式的下沉,各类资讯的发达,使得她们都能经营得还不错。
对于老王和忙忙来说,“培养市场”是漫长和复杂的事,但或许这也不是最重要的。她们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了一份建立在热爱之上的事业,认识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那些和熟客们在吧台一起聊天的时刻,已经非常足够了。
03
当年轻人回到传统行业里
回到农场的小伙子军晖
11月初的鹤岗,23岁的军晖已经开始“猫冬”了。
一年前他回到了家里的农场,过上了一种节奏古典的生活——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收割,冬天休憩。
一望无际的农场
军晖在哈尔滨念的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他陆续进过不错的国企、当过销售,但都没有持续几个月就结束了。他不喜欢受人约束,也不擅长处理工作上的压力。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定之际,他回到了自己出生长大的农场。
农场在鹤岗市下辖的萝北县上,是五十年代北上垦荒时期的产物。农产发达、土地肥沃。军晖成长过程中,专心读书,只看父母做农活,没想过自己还会有回来的一天。
一开始,他也觉得一路念书念到大学毕业,最后还是年纪轻轻就做回农民,心里多少有些憋屈。但很快发现,比起之前在大城市当社畜的日子,农场的生活称得上无忧无虑。
军晖驾驶他心爱的“兰博基尼”
“有时候也挺有成就感”。他开收割机,前面是待收的作物,后面倒伏下的一大片,都是自己劳作的成果。农机械价值不菲,拖拉机价值二百多万,“那感觉,跟在田里开一部兰博基尼差不多。”他半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