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强调早期的帕金森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药物治疗需要规范化,尽可能的延长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延迟药物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一般在药物治疗3-5年,蜜月期过后,通过调整用药已经不能控制症状,反而副作用越来越大,就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老帕友应该都知道,治疗帕金森病手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刀”即“毁损”手术,另一类就是DBS“脑起搏器”。由于DBS手术普及较高,导致诸多“帕友”越来越迷信DBS,但DBS高额的医疗费用也让诸多病人不能接受。而“细胞刀”手术由于医疗费用较为低廉,出现的年代比较早,帕友们对此技术一直存在误解和排斥,哪怕吃药没太大效果,也不愿意做“细胞刀”手术。
“细胞刀”真的像帕友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我们来举个案例。荣先生,帕金森总病史十五年左右,十年前因为病情进展快,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进行了“细胞刀”手术。因为手术时间久远,我们对此患者的印象并不深刻,患者来到门诊,告诉我们,十年前做的“细胞刀”手术效果不好,为此病人非常后悔做了“细胞刀”手术。我们问他怎么不好,他说右边的脚没有药性时既僵硬,又疼痛还“抖”。我们检查了该患者的头部发现,伤口在右边。在结合回忆,患者十年前做的手术,主要解决他左边的症状,在问他左边有无症状时,患者很爽快的答复,左边很好。我们惊讶的发现,患者十年前的手术至今还是有效的。这时我们对患者说“十年前你的症状是以左侧为主,我们解决了你左侧问题,人的大脑是交差支配肢体的,左侧的症状需在右脑进行手术,由于帕金森的进展,你现在右侧出现帕金森症状,说明病情发展到了对侧,需要解决右侧问题了,十年前左侧的术后疗效很理想,并不是你所认为的术后复发”。
自DBS技术的出现直至临床大规模的使用,说明医疗科技在不断进步,但是患者对“细胞刀”技术的“冷落”和“全盘否定”是完全不对的。“细胞刀”和“脑起搏器”各有优缺点。就从医疗费用而言,毁损手术较为经济,更适合大众。若术前评估得当,术后疗效也相当的好。当然,DBS手术风险低,可逆,但是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普通的家庭难以接受。
“细胞刀”毁损手术,真的像普通百姓认为的那样可怕吗?“细胞刀”是通过射频调控,降低胆碱能系统兴奋性,使多巴胺与胆碱能系统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控制震颤症状。小靶点破坏灶只有3亳米仅相当于普通腔隙性脑梗塞灶大小,而60岁以上老年人头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有腔隙性脑梗塞,甚至是多发性的,只要手术靶点不伤及运动、感觉神经就不会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所以小靶点毁损是可以反复多次进行的,也是十分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