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华科在线 | 天坛医院张凯: 神外手术机器人在SE
2019-11-13 08:48 神外前沿

华科精准神外在线

术精于准-第11期

演讲视频实录

神外前沿讯,10月26-27日,中国神经调控联盟首届年会在北京举行(详见日程)。在本次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外科病区主任张凯教授做主题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SEEG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分SEEG的发展、框架式SEEG手术过程、机器人SEEG手术过程、机器人辅助SEEG手术的优势以及展望等五部分内容。

张凯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表示,目前,机器人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活检、DBS手术、癫痫SEEG埋藏等方面,比较这三个应用,机器人在SEEG这方面的应用优势最明显,因为它是最节约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并且由于手术计划系统本身的应用,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张凯教授最后指出,机器人辅助下的SEEG植入目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其准确性、安全性同框架式SEEG植入相差无几;机器人辅助下的SEEG植入单根植入时间要大大低于框架式SEEG植入;机器人由于其上述优势,在SEEG甚至其他外科手术中都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凯教授发言要点如下:(本文经发言者审核)

SEEG的发展

回顾框架式SEEG历史和发展:1906年,神经外科医生Victor Horsley和数学家Robert Clarke发明了第一台框架——Horsley-Clarke装置。这个装置受精度的限制,实际上,和我们现在做大鼠试验的立体定向头架差不多,以耳杆固定于外耳道,以颅骨的解剖标志进行参考定位,包括外耳道、眶下缘和中线等。

Horsley-Clarke装置的出现标志着可以通过笛卡尔坐标系,即X、Y和Z轴坐标的方式对脑内不同的解剖部位进行描述,自此大脑内不同的靶点具有了空间立体的感念。Horsley和Clarke将这一技术定义为“Stereotaxic”,也就是最早的立体定位概念,直到1973年首届国际脑立体定向手术会议后,建议统一使用“stereotactic”。

Horsley-Clarke装置在其发明后的最初40年始终用于动物实验,没有用于人类,实际上真正应用于临床的立体定向头架是在1947年,由Spiegel和Wycis提出利用颅内的解剖标志,即松果体和前联合建立坐标系统,而松果体和我们今天采用的后联合在解剖位置上很接近。实际上,这是第一个相当于是以AC-PC作为参考点提出坐标体系的头架。

1947年应用于人类后,最开始做的第一个立体定向手术是毁损DM核团治疗精神疾病。

到1940年代末期,世界各国的神经科医生纷纷到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向Spiegel和Wycis学习立体定向技术,并不断对立体定向装置进行改进。

标签: 机器人 手术 电极 植入
0

上一篇:小小胆囊,差点要了我的命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掌酷生活 > 健康 > 减肥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9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