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如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BNP是心肌细胞因心壁压力变化受牵拉而释放的多肽类物质,长期监测BNP可作为预测右心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Tanous等对7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BNP升高可作为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指标。王昕朋等研究发现,PAH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超过300pg/ml,提示右心功能受损,且随PAH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然而,Lador等认为,BNP和NT-proBNP水平升高虽可提示心功能不全,但并不是肺血管疾病特异性的标志物,仅能提供间接的预后信息。
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选择: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指南并没有列出降低肺动脉压的推荐药物,但推荐妊娠期间继续沿用降肺动脉压的药物治疗。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由于具有潜在致畸作用,被列为妊娠X类禁用药物;前列腺素类、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妊娠B类药物,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可以选用;虽然伊洛前列素被列为妊娠C类药物,但由于可吸入途径给药,在临床广泛应用。钙通道阻滞剂(CCB)在使用前应先评估肺血管对血管扩张药的反应性,但对右向左分流型PAH患者并不建议使用CCB治疗。
4.妊娠合并PAH的麻醉选择
对妊娠合并PAH的患者,在选择麻醉时应首先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其次要考虑不同麻醉方式对体、肺循环的影响以及对胎儿影响等多个方面。一般而言,妊娠合并PAH患者分娩时需要采用充分镇痛的方法,尽量减少交感兴奋所致儿茶酚胺的应激性释放,宜尽早实施椎管内镇痛。对孕早期患者可采用基础麻醉下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目前临床上虽然对孕中、晚期患者多倾向于以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妊娠,但有学者认为,剖宫产并不是优先的选择,因为阴道分娩有出血少、产褥感染率和血栓栓塞率低等优点,而剖宫产则会因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和术中液体容量的快速转移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好,理想的麻醉平面既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又可减少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从而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同时阻滞区域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而且阻滞区域血流增加,有利于组织氧合。值得注意的是,硬膜外麻醉的起效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操之过急,宜采取少量分次给药方式,达到理想的麻醉平面(T8水平)。
研究发现,麻醉平面超过T4可能会损害右室心肌的保护性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单次脊麻的可控性差,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低血压发生率高,甚至可因此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不建议选用。全身麻醉可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深度,可控制呼吸,便于供氧,便于吸入肺血管扩张剂,便于行食管超声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麻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和新生儿呼吸抑制的不利作用,同时全麻气管插管存在有较强的气管插管反应,控制呼吸正压通气时又可加重肺动脉高压,而且术后也存在气管导管拔除困难,肺部感染风险增加等诸多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