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掌酷汽车 > 行业 >

赵福全对话李骏:核心技术的范围将越来越大(7)
2018-05-20 08:54 掌酷网汽车

而现在我们遇到了新问题,那就是知识挑战。过去汽车的核心就是机械,最难的技术是发动机、变速箱,现在一方面原有的机械问题基本解决了,另一方面机械也和以前不同了,变成全面的机电一体化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大知识体系。例如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究竟应该如何开发,研究机构应该放在企业的哪个位置?即使是和别人联盟,又或者是直接购买,也需要先有足够的了解,才能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且买来之后也还有产品集成的问题。显然,没有相应的知识体系是肯定不行的。

当前,人工智能的高度不确定性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自动驾驶到2020年要达到L3级别,2025年要达到L4级别,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车企在L3、L4的研发过程中,是否应该对人工智能有所考虑?如果布局是做基础研究、前瞻开发,还是只做产品转化工作?还有类似的一系列技术,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企业亟需重新审视、及时调整自己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布局,否则就没有办法保障未来的竞争力。

另外,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储备远不及国外,很多国外顶级车企都专门设有前瞻技术研究院,提前进行技术储备。还有人才的问题,现在对各种新技术领域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这也给自主品牌车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赵福全:生存是根本,但是企业如果只关注生存,就没有未来;反过来讲,企业如果只关注未来,那恐怕连眼前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看问题,即所谓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这方面可能是目前我们与国外企业相比最大的差距所在。

同时,不同的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也不一样。当前我们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确实有很多技术我们还不熟悉,很多能力我们还很缺乏。即使借助外力,请人家做“交钥匙”工程,也需要我们懂得是怎么一回事,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具备验收的能力,还要面对验证的过程、产业化的过程。

在未来的产品和技术策划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社会资源的整体分工。因为新时期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开发、自己储备。很多基础研究本来就应该是高校、科研机构的工作,还有很多支撑需要汽车以外的相关产业和领域来提供。例如您主导的中国工程院“四基”项目研究就表明,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整体的工业基础,涉及到汽车产业之外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创新绝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是行业的事,像汽车这样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更是多个产业的事,甚至是全社会的事。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打通全社会的技术创新链?这个链条有哪些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怎样有效分工?请谈谈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标签: 赵福全研究院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掌酷汽车 > 行业 >
相关资讯

新闻热点
精选美图


客户端合作免责友链
Copyright 2009-2017 冀ICP备09035849号-1
掌酷门户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92302000152号